黄水疮

黄水疮

概述:脓疱病(impetigo)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分类:脓疱病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称大疱性脓疱病。由链球菌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称寻常性脓疱病,亦称表浅脓疱疮。以毛囊为中心,米粒至黄豆大的毛囊性脓疱,中心贯穿毛发,周围炎症显著者称毛囊性脓疱疮。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致病菌可来自于患者的鼻前庭及咽部,大疱性脓疱病、寻常性脓疱病主要通过接触方式、自身接种性传播。常可在农村及儿童保育单位内流行。主要发生于儿童,以2~7岁多见,成人亦可被感染,夏秋季多发。

病因

病因:主要病原菌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71型及其Ⅱ群,也可为80/81型和甲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3/13,12,8,49及57型,其中有些是肾炎原性,如49型及M2型;也可为二者的混合感染。Ⅱ群71型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发生松解,产生大疱而发病。亦有由链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Ⅱ群71型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发生松解,产生大疱而发病。亦有由链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机体衰弱或患瘙痒性皮肤病等使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或个人因职业关系受到各种刺激、外伤等,均是本病发生的诱因。儿童因免疫功能不全,皮肤细嫩,抗病力差,搔抓、外伤、皮肤卫生差、瘙痒性皮肤病等易发本病。气温高,湿度大时,细菌容易侵入,可促使发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大疱性脓疱病(bullous impetigo):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疱破后形成鲜红糜烂面,表面疱液逐渐干涸、结淡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遗留褐色色沉斑,不留瘢痕。
    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 vulgaris):皮损初发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或脓疱,疱壁较厚,疱液混浊,周围红晕显著。疱干涸后结蜡黄或污黄色厚痂(图1)。
          
    大疱性脓疱病、寻常性脓疱病均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身接种性,常可在农村及儿童保育单位内流行。经过一般短促,也可因接触感染、自身接种、搔抓或摩擦等因素使皮损扩延。主要发生于儿童,以2~7岁多见,成人亦可被感染,夏秋季多发。一般无全身症状,蔓延面积较大时可有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升高,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并发症

并发症: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皮损泛发者血沉、黏蛋白可增高,痊愈后恢复正常。由链球菌引起者抗“O”一般增高。脓液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为90%。血浆凝固试验大多呈阳性。噬菌体分型以Ⅱ群71型最多,达57%。药敏试验对青霉素大部分耐药。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脓疱位于角层下,内含多数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和球菌,大疱底部可见少数棘突松解细胞,棘层有海绵形成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上部有明显血管扩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诊断:大疱性脓疱病的特点为表浅的薄壁大疱,破损后形成鲜红色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薄痂,痂脱后遗留褐色色素沉着。寻常性脓疱病的皮损特点是疱壁较厚,边缘有显著红晕,干燥后形成污黄色厚痂,结合病史,诊断并不困难。
    中医病机和辨证:本病多因湿热之邪侵入肺卫,郁于皮肤,肺经有热,脾胃有湿,二气交杂,内外相搏,兼感毒邪而发病。
    辨证分型:
    1.暑湿热蕴证  脓疱密集,色黄而绕有红晕,糜烂面鲜红,痛痒相间,附近淋巴结肿大,身热,口干不欲饮,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或滑数。
    2.脾虚湿蕴证  脓疱稀疏,色灰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自觉瘙痒,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细。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水痘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可累及黏膜。主要损害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紧张发亮的水疱,周围绕一较大红晕,一般无脓疱及脓痂。好发于冬春季。
    2.疱性湿疹  皮损呈弥漫性潮红,境界不清楚,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发病与年龄、季节无关。

治疗

治疗: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适当隔离患者,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扩散。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
    1.全身治疗  对寻常性脓疱病患者、幼儿症状严重者及继发淋巴结肿大者可酌服青霉素V、红霉素或头孢菌素,连服5天,效果较好。对大疱性脓疱疮可给有效抗金葡菌药物,如红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等。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对继发肾小球肾炎者应积极进行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  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对水疱或脓疱可抽出脓液后外用10%硫黄炉甘石洗剂、2%莫匹罗星等抗菌药物。脓疱疮泥膏外用,疗效显著。
    3.中医疗法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暑湿热蕴证:治法:解毒清暑热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双花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0g、藿香10g、佩兰10g、黄芩10g、白茅根15g、地肤子15g、赤芍10g、六一散15g。加减:心烦,口舌生疮者可加黄连6g,小便短赤者可加竹叶6g,灯心草2g。
    ②脾虚湿蕴证:治法:清脾除湿解毒。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赤苓皮10g、生白术6g、枳壳6g、茵陈10g、泽泻10g、连翘10g、生苡米15g、栀子6g、蒲公英10g、生地15g、生甘草6g。
    (2)单方成药:可用导赤丹,赛金化毒散,化毒丸。
    (3)外用药物:红斑脓疱期可用复方马齿苋洗剂(马齿苋、黄柏、公英)清洗后,外涂。或外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化毒散,创面完全干燥后可用黄连。

预后

预后: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预防

预防:普及卫生教育,特别对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员,应定期进行有关本病防治的常识宣传教育。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除去污垢,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对细小的皮肤破损,应及时保护和治疗,以防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瘙痒性皮肤病。锻炼身体,合理营养,提高全身抵抗力。产房、婴儿室、托儿所或幼儿园如有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衣服、被褥、毛巾、用具、玩具、换药用具和敷料应及时严密消毒。上述机构工作人员如患本病,应暂离工作。脓皮病患者不宜进入公共浴室及游泳池。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